金融与艺术的合作,是一场相向而行的“奔赴”
随着中国经济跃升至新的高度,以及对“美好生活”新期待的提出,人们对科学的资产配置和财富家族传承的需求日益明显,艺术品金融是能够较好满足此类需求的解决方式之一。艺术品凭借其独有的文化、历史属性日渐成为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就当今国际形势和未来经济走向而言,艺术品已经成为最安全的投资避险工具之一,同时也是家族资产代际传承的重要载体。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艺术品研究中心重磅开设“艺术品金融-文化传承与资产配置”相关课程,利用此次项目机会,特别策划“艺术品金融”系列专题访谈栏目,关注一系列处在艺术品市场和金融领域的前沿问题,探讨艺术品、估值、市场、收藏、资产配置等议题,探寻文化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业态和模式,并通过金融手段、工具更好的实现艺术品在当今的多元价值。
第一,中国艺术品金融好的先例少,很多是为开发的“处女地”。没有先例,意味着在实践过程中可借鉴的比较少。当然,我们还是可以参考国外的一些相关案例的,但国外案例又往往语境不同,法律、法规等环境也存在着天壤之别。
第二,看到挑战也应该看到机遇。从现实而言,市场的需求正在倒逼着中国艺术品金融领域的新拓展。
第三,中国艺术品金融领域的人才匮乏仍是“瓶颈”。作为一位长期坚守教学岗位和实战一线的工作人员,我坚持认为现阶段仍要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,只有加强理论与方法论的有效推进,才能真正推动事业发展。而理论与实践更需要无缝衔接,是故我们既需要勇气,需要理论建设和方法论选择。只有人才的聚集和培养,才能够为未来打下坚实基础。